阅读记录

《重返2000:大国机长》

第424章 上钩!

《重返2000:大国机长》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秦心原本打算在处理完维克托维尔的事情后就跟着飞机回国的。不过,庞巴迪的事情是计划之外的,在跟徐苍通话之后,秦心临时更改了行程计划,延迟了飞机回国的事情,先去一趟加拿大魁北克的蒙特利尔。

  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就是庞巴迪的总部所在,之前徐苍就预料到近期要去加拿大一趟,提前让公司的相关人员集体办了加拿大的签证,秦心更改行程去加拿大倒是很方便的。

  秦心去庞巴迪并不是签订合同的,庞巴迪剥离商用大飞机业务和公务机的部分业务都是涉及重大的交易,拟定协议所需要的时间很长,秦心过去只不过是敲定一下大概的框架,剩下的细节内容需要两边团队慢慢商定,最后还需要徐苍一锤定音。

  庞巴迪之行是完全出乎徐苍的预料的,他知道庞巴迪肯定撑不住,但是投降这么快的确始料未及。因此,即便是秦心考虑了很多可能的意外的意外状况,但是真的要去加拿大后,她还是发觉人手不够。

  此前秦心所带的法律团队需要留在美国跟波音商议剩下的757生产线引进的事宜,还有一部分要跟随肖凌云对于某些资产进行收购,实在挤不出人手出来了。

  原本秦心是打算从国内抽调出一些人手的。但是,徐苍得知之后觉得太麻烦了,反正他后续也要去一趟蒙特利尔的国际民航组织总部,而且他之前也提前办了加拿大的签证,索性自己从日本飞往加拿大,直接由他跟庞巴迪商定收购协议。

  徐苍是不懂很具体的协议签订的法律规则,他去也不是讨论法律相关的内容的,而是定下几个标准,先将框架确定好了,后面的其他内容再由下面人填充即可。

  这段时间徐苍将会很忙,不过只要过了这两个月,后面的事情就没有那么密集。

  于是,徐苍临时订了一张飞往蒙特利尔的机票,当晚便是乘机过去了。

  第二天,佳速航空即公开宣布了自己的机队革新计划,同时开始扩展日本国内航线的多元化。

  此前,佳速航空的航线多在二三级机场之间,但是随着国内航线的升级计划,航线主体开始整体上移,越来越多涉及一级机场的航线申请被提交到JCAB。

  换做以前,佳速航空提交航线申请是一回事,JCAB会不会批又是另外一件事,但是现在,JCAB极为忌惮徐苍,这些航线也不是干系特别重大的国际航线,结果只会批下大部分。

  最近一段时间,佳速航空的名声开始复苏。作为曾经的国民级航空公司,借着徐苍的东风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

  随着佳速航空开始挺进一级机场,它对全日空等航企的国内市场开始出现愈发明显的冲击。

  不过,如今全日空的恶名愈发发酵,此消彼长下,佳速航空渐渐蚕食了全日空的市场份额。然而,受限于佳速航空的机队因素,这种市场份额的变化还不算太明显,等到佳速航空的机队开始转型,运力将会大幅提高,那种攻守易形的态势才会更加明显。

  全日空心里很清楚这一点,但是他们依旧选择接受徐苍的条件。

  但是,徐苍已经离开日本了,在加拿大办完事了,他也不会回日本了,而是直接回国,后续所有的协议内容都会由徐苍的委托人岳笙来完成。

  岳笙的压力还是比较重的,除了要主持佳速航空的机队转型,还要跟全日空签订协议,另外还要跟日航进行合并的谈判,以获得最大化的利益。

  当然,这些都不是徐苍所要操心的了。

  如果身体撑得住的话,徐苍还打算在解决完加拿大的事情后再去一趟美国,跟普惠交代一下后续的合作事宜。

  原本他近期是要参与普惠的试机飞行测试的,如今身体不允许,这件事自然要搁置了,而且时间可能还比较长。

  另外,在弄清国内的发动机水平后,他对普惠的行星齿轮技术并没有那么热衷了,反正都是要等那家神秘的公司完成发动机齿轮箱的研发才能在变速发动机上有突破的可能性。

  之前徐苍步子跨得太大了,现在想想还是慢一些。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觉得普惠的PW8000发动机测试除了危险不会有任何其他的收获,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拖延几个月,等他完成对于美国那部分资产的抄底之后,一切尘埃落定了,他就考虑跟普惠中断合作了。当然,由于之前跟普惠有一些交易,或许徐苍会因此利益受损,但是比起自己的身体,一些损失还是可以接受的。

  他也不能总玩搏命的戏码,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好在,只要抄底了这波在美国的资产,然后依靠美国的低息贷款,看能不能获得更多的资金,其中一部分用于偿还欧洲那边银行的钱,另外一部分看能不能拿下德国慕尼黑的再保险公司。

  在9·11事件中,保险业受到了极其巨大的冲击。短短几天,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的股价已经跌了三分之一了。这还是在没有爆出它实际要赔付的金额的前提下,等投资人看到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的最终赔付金额,怕是血压都要拉爆了,到那时,股价还要往下掉,至少短期内打个对折是绝对没有难度。

  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即便这次死不了,可绝对需要大量融资。在此之前,保险业的进入是有门槛的,不是你想投钱进去就能进去的。

  保险的险种就是经过精算师算出来的,只要样本足够大,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保险公司是稳赚不赔的。

  按照徐苍的预计,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这次会遭受重创,但不至于直接死翘翘。在其虚弱之际,对于外界资金的接受程度就要被迫提高。不过,外界资本在经历过9·11事件后,面对保险业恐怖的折损情况,对于这个行业的投资就会慎之又慎,这就会使得与徐苍竞争的对手并不会很多。

  在没有竞争压力,且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陷入危机急需用钱时,徐苍的投资就更加显得难能可贵了。

  在徐苍看来,就算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陷入低谷,但是其庞大的体量尽管在瘦弱时期依旧不是徐苍可以吞下的。不过,如果能给徐苍两年以上的积累时间,那就不好说了。

  可是,保险业的虚弱期只会持续不到一年,在此之后,不但走出了低谷,甚至还迎来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其底层原理在于,当人们从9·11事件中缓过来后,这时候会愈发觉得保险的必要性,从而促使民众更多地进行保险的购买,这就促使了保险业的高速增长。

  一旦挣脱了全行业的低迷,德国慕尼黑再保险的困境也就走出来了。

  到那时候,投资的成本也会随着德国慕尼黑再保险的情况好转而直线上升。

  在那时,投资德国慕尼黑再保险的价值就低很多了。

  反正,徐苍并没有想要控制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只将之当作自己的一个血包而已。

  .......

  在徐苍前往加拿大的时候,天荣航材办公室里骆天荣也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客人,春夏航空的航材质检小主管乔林。

  之前,乔林不过是一个普通质检员,如果升了职,当了个小领导,那是一个春风得意。而且,跟天荣航材倒腾一些仿制的航材赚了不少,心情也是相当不错。

  以前,一个月四五千的工资是个活法,觉得如果什么时候一个月能到八千,那这辈子也就无欲无求了。

  现在靠着倒腾航材,乔林平均下来一个月能拿到接近两万的黑心钱,按理说,这笔钱足够乔林花销了,可事实并不是这样。

  钱多了,乔林逐渐觉着跟以前四五千工资的时候还是一个感觉,手头上老是紧巴巴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多了个包养的女人。

  一个月四五千过得紧巴巴的,一个月两万多还是紧巴巴的,这不是白忙活了?

  恰好,乔林近期收到一个消息,一个很久之前就隐藏的想法逐渐占据了他的理智。

  不过,骆天荣对于乔林的到来不太感冒。

  他看得出来乔林就是那种要钱不要命的家伙,看见个赚钱的机会就闷头往前冲,也不看看前面有没有坑,十足的蠢货。因此,他给乔林供货都是相当谨慎的。

  其实,在挺久之前,乔林就说过春夏航空的采购量增加了。不过,骆天荣安全起见硬是就不增加供货量,急得乔林那是非常上火。

  骆天荣不用想,以乔林这蠢货的脑子,估计又是在催自己增加供货了。

  其实,在与乔林的交易中,骆天荣的利润有是有,但也没有到夸张的地步。

  这次肯定还是如之前那般是要拒绝的,要是乔林以后还是这样过来烦他,骆天荣考虑要不要终止合作。为了那点儿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