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

第83章 徐庶许昌来信!先生诸葛先生,有

《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第83章 徐庶许昌来信!先生诸葛先生,有弟子三十六人!皆人杰!

许昌皇宫,刘协与马腾等人,心惊肉跳的时候。

襄阳,太守府。

玄德公自外归来,穿越巷弄。

一路上,不少襄阳百姓都驻足躬身,刘备与其他主公不同,刘备并不会让士卒驱赶百姓。

原本,这些襄阳百姓们还以为前任太守死后,襄阳的天会大变。

可刘备走马上任以后,襄阳非但没有沦陷战火。

反而在刘备的治理下井井有条。

在战乱时代,能够为百姓创造一个太平安稳的居住之地,便是泼天的大恩。

“玄德公。”

“玄德公,这些是家里下的鸡蛋。”

“玄德公,多亏有您,我们才能免受战乱之苦啊!”

“玄德公……”

刘备车马暂停,周围的百姓立刻一哄而上,将车马围住。

对于这个新太守,老百姓们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与感恩。

刘备笑了笑,他将老百姓们的好意一一收下。

但是百姓们送的礼物,他却是分文不取。

“老妇人,这些鸡蛋还是自家留着,给儿孙吃。”

“备能看到你们笑逐颜开,便是最大的欣慰了。”

那手捧鸡蛋的老妇人不禁热泪盈眶,痛哭流涕。

她连连点头,开口说道:

“好好好!我都这个岁数,还能安享晚年,多亏了太守大人啊!”

话说一半,老妇人不禁轻叹一声,她擦去眼泪,抽涕地说道:

“只恨我那二儿子,远在桂阳,在那两个贼人治下。”

“不知今后,可还能母子相逢了……”

刘备闻言先是一愣,随后笑着拍了拍老妇人的肩膀,安抚道:

“若是因为此事,那便不无须烦忧了!”

说着,刘备站直身子,对着百姓们朗声说道:

“桂阳传来战报,备的麾下战将已攻打桂阳,三日内,必可破城!荆州九郡已回归六郡!”

“诸位要是有远在桂阳的亲友,自今日之后,皆可畅通往来,不受禁管了!”

闻听此言,百姓们一个个瞪圆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古来战时,尤其是当今这诸侯割据的纷争乱世。

城郡相邻,纵使是在同一个州府之下。

可若是分治于不同的诸侯。

那两郡之人,便极难有所往来!

除非是有两郡通商的行令,否则根本入不得城关。

寻常百姓家,明明什么都没有做。

但就因为诸侯之间征伐割据。

平日里不过几天的路程,却成了一生的距离。

荆州九郡,六郡尽归刘备之手。

这便相当于,六郡之内,百姓畅行无阻!

想见的人能见到,想说的话能当面说清楚!

这不就是老百姓们最朴素的心愿么?

回过神来的百姓们一个个皆热泪盈眶。

他们,竟发自内心的齐整下跪,虔诚跪拜:

“拜谢太守大恩!”

刘备见状急忙上前搀扶,还不停吩咐随行小厮一同搀扶。

看着百姓们一个个期盼的面容,刘备也不禁心生感慨。

他想要的,就是如今这般其乐融融的太平模样。

荆州应如此,天下应如此!

权势、局势,改变了人心。

而他刘备,玄德公所要做的,便是匡扶这个将倾的汉室!

重新为黎民百姓撑起一片朗朗晴天!

会后告别了百姓们,刘备车马启程,回返太守府。

入府之后,更换常服。

他直奔书房而去。

回程的路上,刘备突然想起来。

他当初与军师初次见面的时候,军师曾画过一张堪舆图!

当时,刘备对这张堪舆图倍感惊讶。

但军师却说,那堪舆图尚有误差,还需重新再画。

刘备觉得就此烧了难免浪费,便留在了手里,珍至高阁。

他依稀记得,当初,就在这张堪舆图上。

军师在荆州之地,画了一个圆圈。

刘备心中惊异。

他猜想,该不会军师尚未出山的时候,便已经有了今日之决策了吧?

走进书房,他屏退下人小厮。

在书房中一同翻找,翻找得发髻凌乱。

终于在高阁之上,一个锦绣的木匣里寻到了。

摊开地图,立刻在上面寻找荆州的位置。

当看到荆州城关外,那一个大大的圆圈时,刘备双目圆瞪,怔在原地!

军师当真早有谋划!

这荆州之地,早便在军师计划当中。

那岂不是说,从军师出现一直到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在按照军师的谋划有条不紊地行进着?

军师步步为营,每一步谋划,每一步棋都走对了!

这……究竟是何等的通天才学?

刘备心中又惊又喜,同时又有丝丝缕缕的凉气在后背缠绕。

他惊喜在于,军师所展现出来的才学,远比刘备预想中的还要惊人!

后怕在于,幸亏当初他坚持不懈的将军师请出了山!

如若不然,若军师落在曹操手中。

那便是如虎添翼!

今日,能入主这荆州之地的,就不是他刘备,而是曹孟德了!

心中感叹,连连摇头。

诸葛明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又攀升了一个层次!

“我得军师,如有神助!”

太守府内,刘备前所未有的畅快与豪迈!

眼下,五路大军直取桂阳,荆州九郡六郡在手,其余三郡亦如囊中之物。

这才入主荆州多少时日,便能如此轻松地掌握实权!

一切,都多亏了军师妙计!

如今,喜上心头,刘备不禁回想起往事。

要想当初,尚在新野之时。

日夜提心吊胆,还要提防曹仁攻城!

而今,我已成荆州之主,手握九郡人丁钱粮,可堪称一方大诸侯!

在新野的日子,恍若隔世!

看着桌上摆放的堪舆图,刘备笑着说道:

“军师助我,以荆州为基,这匡扶汉室,指日可待啊!”

“报!”

“启禀主公,屋外孙乾等候。”

就在刘备心中感叹之时,牙卫小厮门外禀报。

孙乾?

刘备将桌上的堪舆图收起放好,整理了一番仪容。

这才是放人进来。

孙乾入府,三步并作两步,手捧着一封书信直奔书房而来。

待见到刘备,他双手奉上,开口说道:

“启禀主公,许昌徐庶来信!”

“徐庶来信了?”

刘备心中不禁大喜,他结果书信,拆开封条。

书信之上,是徐庶难以言表的欢喜:

“恭喜主公,拿下荆州,坐稳太守之位!”

“主公请诸葛先生出山,大汉当兴!”

“当初襄阳学堂,共有三十六子!皆人杰!徐庶不才,曾跟随先生学习,方能得到主公欣赏!”

“只恨徐庶身陷曹营,不能再为主公出谋划策了!”

看着徐庶的书信,刘备心中不禁惊愕。

徐庶曾经跟随先生学习?

而且先生还有三十六弟子?!

这三十六弟子究竟何人?又身在何处?为谁效力?!

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刘备心中倍感惊讶。

他本以为,军师乃是通天大才学者。

可今日才知,军师乃是如司马徽一般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不知为何,军师曾经说过的话浮现在刘备的脑海中。

当时,刘备只是感慨军师胸怀之宏伟。

今日才算是真个明白。

军师是知行合一!

“报!”

“曹操许昌誓师!封五子良将,八虎骑!士气大镇”

俗话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刘备此番骤然出击,直取桂阳。

虽是大喜,可却也有隐忧伴随其中。

许昌曹操岂会坐视不管,放任刘备一家独大?

刘备从欢喜之中惊醒。

他眉头轻蹙,将书信好生装好,转头对孙乾说道:

“我去见军师,不要叫旁人打扰!”

……

襄阳,军师府。

军师诸葛明久久伏桌于书案之上,不肯抬头。

这一坐,便是一个昼夜。

非是诸葛明明镜心悬,不觉困顿。

而是因为,荆州大局未定,北有许昌曹操大军伺时而动。

虽然桂阳入手已是板上钉钉。

可若是无法抵御曹操大军,那这夺来的荆州,也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而已。

军中,刘备可以欢喜,诸将可以欢喜,士兵可以欢喜。

唯独他诸葛明不能松懈。

只因他乃是首席军师,承载军政要务。

他要面对的,是曹操的谋士团,是天下所有谋士。

敌众而我寡。

虽有自视天下所不能及的才学,可也不能恃才放旷。

万不能做那伤仲永之流!

一旁抱着笔架,肥嘟嘟小脸撑在笔架上的书童猛的垂头。

从睡梦中惊醒的小书童揉了揉惺忪睡眼。

抬眼望去,先生居然还在伏案奋笔疾书。

小小书童不禁稚声说道:

“先生您要休息。”

诸葛明闻言轻轻一笑,他转头看向小小书童,笑道:

“怎么,让你背的弟子规全背下来了?”

“我现在便抽查考背,若是磕绊一句便罚你少食一顿,可好?”

小书童闻言立马噤若寒蝉,连忙摇头摆手。

“同是人,类不齐,后面是什么?”

诸葛明发问,小书童立马捂住耳朵,小心放好笔架,逃也似的离开了。

刚跑出书房,便看到来访的玄德公。

小书童停下身子,恭敬的行了一礼。

随后接着捂着耳朵,小跑着跑走了。

刘备见小书童如此模样,他走进书房,笑着问道:

“军师,伱又责难书童

了?”

伏案的诸葛明一听到主公的声音。

他立马站起身来。

可由于熬了一夜,再加上站的太猛,竟有一瞬间恍惚。

刘备见状快步上前搀扶住诸葛明的双手。

抬眼观察,发现诸葛明面色憔悴,心疼埋怨道:

“军师,再繁杂的要务也不能耽搁休息!”

说着,便对侍奉的下人们责问道:

“军师如此操劳,为何不服侍其早些休息?”

诸葛明摆了摆手,摇头说道:

“主公,勿要责问他人,是我执意勤政的。”

军师如此辛劳,刘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他叹了口气,对小厮吩咐道:

“速去我屋中,取来当归,为军师入药冲服。”

小厮见状面露难色,小声说道:

“啊?主公,那是糜先生为您费尽力气掏来的,珍贵非凡。”

刘备眉头倒竖,呵斥道:

“糊涂!药不正是拿来用的!”

“军师如此操劳,区区一味药,有何足惜?”

小厮这才快步退下,回府拿药了。

主公对待自己,视若亲兄弟。

诸葛明虽然没说什么,可却都看在心里。

他开口,诚恳说道:

“谢主公关切。”

刘备此番前来,本意是想要跟军师说一说许昌的事情。

可见军师如此模样,他便将嘴里的话憋了回去。

许昌到荆州还有些时日,不差这一会功夫。

还是先让军师好生歇息的好。

刘备心中思量的时候,诸葛明也打眼打量着主公。

他见主公眉宇虽然舒展,可却隐隐有蹙眉的迹象。

诸葛明心中了然,主公显然是有事来问。

而眼下,荆州局势大定,长沙那边的周瑜也牵制稳妥。

唯一能让主公担忧的,恐怕也就只有许昌的曹操了。

诸葛明轻笑一声,他开口说道:

“主公此番,乃是为了许昌的事情而来吧?”

刘备闻言眉头轻挑,他疑声问道:

“许昌的军情,军师你已经知晓了?”

诸葛明摇了摇头:

“不知,只是能让主公烦忧的,除了许昌,没有别的事情了。”

刘备点了点头,轻叹口气说道:

“哎,本欲不说,免得打扰军师休息。”

“既然已经说开,那便一并说了吧。”

说着,刘备将斥候送来的情报悉数说给诸葛明听:

“曹操在许昌封五子良将与八虎骑,士气大镇!”

“眼下荆州尚有三郡未定,曹操又即将来犯。”

“荆州不比江东,水路不甚多。曹操的大军可有用武之力。”

“虽说军中已新增不少兵甲,可较之曹操的五十万大军,还是差距过大。”

“这可该如何是好?”

刘备嗟叹一声,只觉的前路无光。

诸葛明闻言沉吟少许,随后语气坚定的说道:

“主公,准备应战吧。曹操不日南下。”

刘备以为自己听错了,他诧异的转头看向军师。

“军师……”

本想和军师说明敌我差距悬殊,正面对敌胜算渺茫。

可是,当看到诸葛明那坚定的眼神时,到嘴边的话便说不出口了。

这一刻,刘备有些恍惚。

遥想当初在新野时,军师也是如此笃定。

回想起过往的经历,军师算无遗策,从未有所疏漏。

虽然荆州还未彻底收服,曹操又倾巢而出。

可刘备却心中相信。

只要有军师在,便无需担心!

军师,就是他的底气,他的信心!

……

桂阳城内

大将军府邸

蔡瑁听着城外厮杀声,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不停在大堂内来回踱步,心乱如麻。

“张允!”

“现在都要火烧眉毛了,你还干坐着干嘛!?”

“赶紧拿个主意!”

心烦意乱的蔡瑁看着张允坐在一旁,面无表情的出神,心中的火气腾的一下就上来了。

张允面如死灰,伸出五根手指数道:“关羽、张飞、赵云这些万人敌的武将,率领五路大军围困桂阳。”

“此时外界无法借力,还能有什么办法?”

说着,张允的面颊上泛着一抹苦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